守护耳健康,学生和家长这些生活细节不容忽视!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耳是具有“听”功能器官,是我们与外界保持联系非常重要的门户,但它敏感脆弱,一旦受损,不仅会导致言语发育问题,甚至可能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日常生活中,需要家长们格外关注孩子的耳部健康。
①耳朵不小心进水怎么办?
在游泳或洗澡、洗头时,耳朵不慎进水,应尽快把头偏向进水耳朵一侧,耳朵朝下让水流出来,然后用棉签轻轻擦拭干净。
游泳前后需注意检查耳朵,避免因耳道积水,尤其是脏水,诱发急性外耳道炎。
②随意掏耳朵行不行?
随意掏耳朵是不可取的,尤其是用了不洁净器械,易将细菌或真菌带入外耳道,引发感染;像耳勺或指甲等比较坚硬的东西掏耳朵也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甚至鼓膜,引起炎症。
其实大家常说的“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一般会在张口、咀嚼或者体育运动等活动时自然脱落,并排出耳外,无须人为掏出,而且对鼓膜还有一定保护作用。
若发现孩子耳朵里有大块硬结的耵聍堵塞耳道,需要到正规医院就诊,让医生用专业器械取出。
③你的耳机用对了吗?
我们提倡在听音频时使用扬声器,减少耳机的使用,尤其睡前不使用耳机。如必需使用耳机请遵循以下原则,以减少对听力的损害。
使用耳机要遵循“60-60-60原则”,即耳机音量分贝须少于60分贝,耳机音量须少于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耳机时间须少于60分钟。
在公交车、地铁等嘈杂环境中最好不要佩戴耳机。嘈杂的环境会使人不自觉地提高耳机音量,容易损伤听力。若使用,建议使用合适的降噪耳机,减少提高音量的需要。耳机最好选择耳罩式,耳罩式耳机对外耳道和鼓膜的刺激要小于耳挂式和入耳式耳机。
④远离噪声源,慎用耳毒性药物
在可能出现巨大声响的环境中要保持警惕,如放鞭炮、大喇叭广播等,尽可能离远一些,并及时捂住耳朵,或戴上防护耳塞保护耳朵。
耳毒性药物容易损害听神经,常见的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当孩子需要用此类药物时,家长应谨慎,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⑤及时发现与就医
对孩子的耳部健康本着“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原则进行保护。
当孩子耳部有闷胀、耳鸣、发热、流水或流脓,听力下降等症状时,及时告知家长,家长应带孩子尽快就医,找耳鼻喉科医生进行检查。
⑥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睡眠
日常不挑食,不偏食,可多吃些粗粮、蛋类和新鲜的水果蔬菜等食物,保证营养均衡。学习生活中要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情,作息时间规律,避免过度熬夜,睡眠要充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