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而名中医则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近期,市中医院通过采集院内省市名中医的典型事迹,弘扬“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学习和传承名老中医德高望重、医者仁心的高尚品质,为助推我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今天,让我们走近身边的名中医赵化南老先生,一起听听他的故事。
赵化南,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师承博士生导师,第五、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师从著名吴门曹氏医派传人曹鸣高教授。历任连云港市中医院业务副院长、院长15年;曾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卫生厅中医药局中医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赵老坚持弘扬仲景学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倡导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主张经方和时方合用,在省内享有较高声誉。参编著作有《吴门曹氏三代医验集》、《新编中医临床备要》、《方药心悟》、《江苏当代名中医临证精萃》。发表论文有《曹鸣高老师学术经验简介》、《急腹症中应用下法的几点体会》、《略论慢性肾病湿热证的治疗》等9篇。其中《温胆汤的临床应用》一文,被日本《中医临床》杂志全文刊载。
在近五十年的行医过程中,赵老坚持每天研读医籍,精勤不倦,整理了大量的读书笔记。赵老师古不泥古,深刻领会仲景学术,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正所谓师其法而不泥其方。赵老认为经方有限,满足不了疾病谱的发展需要,要靠时方来补充,所以他主张经方和时方合用,用之得当,效如桴鼓。
赵老处方用药,药少力专,力求简、便、廉解决问题,一服药通常才几块钱,最多十几块钱;赵老用药特别注意顾护脾胃,“保胃气,存津液”,所用“开胃汤”临床应验无数;开汤药时十分注重口感,太苦或太难闻的药尽量不用。病人称赞“赵老的方子药味少,味道不难喝,还解决问题”。赵老倡导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中医学术、西医学术都需要古为今用、精益求精,二者可以相互补充,但绝不是相互凑合。作为知名老中医,能够利用现代医学诊查手段,配合四诊合参,赵老说这样有利于中医诊断,但不能唯检查论,丢弃辨证论治。中医和西医对疾病的认识、归类、诊断等各有自己的观点,不顾客观实际、生搬硬套的“对号入座”是对中西医学的亵渎,不但治不好病,还会贻误病情。
中医作为国粹,师承是主要的学习方式,赵老时常提起当年师从中医大家曹鸣高老先生的经历,同时自己也亲力亲为,将自己一生所学毫无保留传授于学生。赵老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师承博士生导师,第五、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建成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医院多名中医药青年人才通过跟师定期门诊、查房,参与临床疑难病例的中医诊断与治疗,定期开展学术讲座,系统学习中医经典理论著作和赵老的学术思想。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是赵老的座右铭,也是一位名老中医的真实写照,一位名医推动了一个名科的建立,并辐射了整个医院。给新一代中医人树立了一个标杆,相信赵老宝贵的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已经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得到继承和发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