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为患者托起明天的希望 ——记国家重点专科、市中医院脑病防治康复中心 □ 王艳 耿海军 脑梗塞导致肢瘫伴失语的老人竟然又可独立上下楼梯,还能进行日常言语交流了;因车祸致脑挫伤术后反应迟钝、认知障碍者不但能独立行走,而且能生活自理了;还有吞咽障碍及颈、肩、腰、腿功能障碍的患者,重新以健康的姿态步入社会…… 这一个又一个“奇迹”,让笔者萌生了实地采访的欲望。日前,当笔者终于迈进不断创造“奇迹”的市中医院脑病防治康复中心后,不但知道了这是我市目前综合医院中最大的脑病康复中心,而且听到、看到的人和事都体现着“创新”的厚重内涵。 新理念把“蛋糕”做大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市中医院脑病防治康复中心已拥有独立的运动治疗室(PT治疗室)、作业治疗室(OT治疗室)、言语治疗室(ST治疗室)及功能评定室,拥有开放床位150张,成为我市最大的康复医疗中心,靠的是什么?”针对笔者的提问,脑病康复科主任、主任中医师陈丽萍的回答是:“依靠创新理念,把‘蛋糕’越做越大,并越做越好。” “抢救与康复相结合,中西医治疗相结合,是我们康复中心的两大特色。”作为我市首家、全省第二家成立的市中医院脑病防治康复中心组建者,陈丽萍拥有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分会委员、市医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诸多头衔。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她将传统医学针灸、推拿、穴位注射等方法与现代神经康复技术相结合,治疗脑卒中、脑外伤、脊髓外伤、周围神经损伤等所致的各种瘫痪、失语、吞咽障碍等各种功能障碍,临床效果显著。 20年来,陈丽萍和同事们采用国际卒中单元治疗脑卒中的成功模式,系统地治疗脑卒中病人,使脑出血的死亡率由传统疗法的30—45%,降至12.8%,70%以上昏迷、植物人得以清醒、90%以上瘫痪病人站立行走,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与此同时,“中心”坚持“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和“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些新理念也吸引了我市乃至周边省市的众多病伤残患者,常常出现一床难求现象。 “老百姓对‘康复’的认识,眼下还不够明白,有许多人把‘康复’等同于‘疗养’。”陈丽萍进一步解释到,急性脑出血、脑梗死、脑外伤,不仅死亡率高,而且极易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在人们的意识中,神经科病人主要是药物治疗和抢救生命,功能康复是患者自己锻炼的事,不需康复系统治疗,导致功能恢复不理想,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越早康复越好。”陈丽萍主张治疗与康复应同步实施。所以,在医院的急诊抢救过程中,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一稳定,“中心”就会派康复治疗师介入,尽可能做到在实施救治24小时内介入,康复效果更明显。还有,她对康复需要投入费用的解释是:前期介入的费用可换来更早、更多的功能恢复,其效用远比治疗后期再投入的效用大得多。 笔者采访获悉,在“中心”这个团队里的康复医师、运动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假肢与矫形师及康复护士凝聚成一个整体,对每一位病人的康复治疗在确定远期目标的同时,还制定个体化的“周目标”,实行一对一训练,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多学科使“合力”显威 “让一位丧失生活能力的病人经过康复治疗恢复原有的生命‘活力’,需要有多学科的共同努力,需要有各种适应性的康复运动,只有形成了这种‘合力’,康复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笔者循着陈丽萍主任的思路,走进了“中心”的各具特色的治疗室,窥探其在康复治疗中的功能所在。 “物理疗法是常规方法。”广义的物理疗法包括运动疗法。由于我国的习惯,物理疗法多指电、光、声、磁、水、蜡、压力等物理因子治疗。在康复医学中,经皮神经电刺激镇痛;恢复代偿肢体、脏器功能的功能性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应用得相当广泛。 “运动疗法恢复运动功能,让患者徒手或借助器械,进行各种运动以改善功能。”康复中心配备了完善的康复设备,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康复机器人、虚拟情景模拟与现实互动训练系统、辅助站立主动运动训练系统、神经网络重建仪、智能化抗痉挛治疗仪等高精端的专业康复仪器,为病人提供系统的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及语言、吞咽障碍等的评定与康复治疗。例如,康复机器人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下肢瘫痪,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治疗仪器,是专门为有步行障碍的患者设计的,例如偏瘫、截瘫等正在恢复中的病人,帮助病人重新建立步行姿势、纠正错误的步行姿势、训练行走耐力和增强肌力等功能。 “作业疗法改善功能障碍。”走进作业治疗室,笔者的眼睛不由得一亮,这里有居家的一切设施和工作场景,其目的是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从日常生活活动、手工操作劳动或文体活动中,选出一些针对性强、能恢复患者功能和技巧的作业,让患者按照指定的要求进行训练,以逐步康复其功能的方法。在自理生活方面,选用进食、梳洗、穿衣,从床上到轮椅等活动;在手工操作方面,选用木工、纺织、手工艺品制作等;在文体活动方面,常选用套环、拼七巧板和各种有价值的游戏等。 对于活动困难者,作业治疗人员还要为他们制作一些有利于他们克服困难的自助具。对于装配上肢假肢、矫形器和特殊轮椅的患者,还要训练他们学会操纵和使用。对于认知能力有障碍的患者,要对他们进行认知的再训练。 “言语矫治和心理辅导,恢复患者的自信心和交流能力。康复护理增进患者自理生活能力。”康复语言治疗师申永涛介绍到,康复护理是除治疗护理手段外,采用与日常生活活动有密切联系的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的方法,帮助残疾者自理生活的护理方法。申永涛曾在中国康复中心系统学习了神经康复及语言治疗技术,率先在市内开展了各种脑病所致的语言障碍、吞咽障碍及青少年口吃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爱心蕴育出“奇迹” “晚饭后要多走走,好好配合医生治疗,你很快就能走路了。”每次查房,陈丽萍都会拉着病人的手鼓励谈他们树立信心,争取早日康复。据了解,许多瘫痪在床的病人会大吵大闹,甚至动手打人,或者患上抑郁症等。 “对患者来说,除了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医生的关心和鼓励也非常重要。”从事脑康复工作,对陈丽萍来说,最重要的是就是不放弃的信念,“我能让你站起来,就必须想方设法让你能走路。” 去年,陈丽萍接手一个从其他医院转来的男孩,因车祸事故成为植物人,在床上昏迷了44天。看到孩子时,她心里咯噔一下:因长时间瘫痪在床,孩子全身严重变形,扭曲。经反复沟通,陈丽萍争取到原本悲观的家人支持继续治疗。她采用醒脑开窍针灸技术等中西医结合疗法,加之细致入微的照顾,不到一个星期,孩子醒过来。经过继续治疗,孩子逐渐能坐起来,会走路,如今已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60多岁张师傅因脑梗塞导致右侧肢体瘫痪伴失语,右侧上下肢体能力为0级,肌胀力减弱,中枢性面瘫。发病两周后,张师傅来到市中医院脑病防治康复中心就诊。“中心”给予运动疗法、减重步行训练、作业疗法、言语训练、物理因子等综合康复治疗2个月后,张师傅就能独立上下楼梯,进行日常言语交流,日常生活基本自理。 陈丽萍告诉笔者:“由于病人及家属对康复的认同率不高,对脑中风偏瘫往往采取任其自然的消极姿态。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和探索,市中医院脑病防治康复中心形成自己的几大技术特色,比如,醒脑开窍针灸技术临床应用后,对“植物人”的复苏,卒中后的语言、肢体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创新理念、多学科协同和各种适应性方法的有机组合,最终让患者从康复治疗中多受益,从而创造出生命奇迹。”这是康复医学同行和众多受益患者表达的心声。科室和科室人员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示范岗,江苏省首届医德之星,连云港市港城巾帼十大风云人物、连云港市三八红旗标兵、连云港市德艺双馨十佳医务工作者、连云港市新人新事十佳个人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