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示】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前不久,由上海、黑龙江以及江苏省内的20名专家组成的三级中医医院评审专家组,对市中医院进行了等级医院评审。这是自2008年市中医院获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后,接受的又一次复核评审。 三级甲等中医院评审是对该院工作的又一次大检阅,是牢固树立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进一步强化基础管理、深化内涵建设的一次大促进,是医院科学发展史的又一个里程碑,必将进一步促进医疗质量、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和医院形象的大幅提升。是持续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改进和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指南和“试金石”,是推进医院各项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的契机和平台。 专家组分别从中医药服务功能和综合服务能力两大方面,通过查阅台账资料、实地查看、人员访谈、现场考核等形式,对市中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中医药文化建设、重点专科建设、药事管理、中医护理、预防保健等各项工作指标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检查考核。在随后的评审反馈会上,检查组专家分别就医院管理、临床建设、护理管理、重点专科建设、药事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评价与反馈。 最后专家组组长、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主任郑锦代表专家组宣布,连云港市中医院核心指标达标,符合“三甲中医院”标准,高分通过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复核评审。据了解,这是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
市中医院高分通过“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复核评审
记者 徐芳 通讯员 耿海军
“三甲医院”是国家所评定的最高等级医院。获评“三甲医院”标志着一家医院在学科发展、人才建设、科技创新、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达到了一定高度。“三甲中医院”的打造非不懈努力、百倍之功难以登峰造极。而只有二十多年历史的市中医院却用最近的短短几年创造出了奇迹。靠什么?一是模式特质化、中西结合,有个性,有特色;二是服务品质化,力求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彰显公立医院这一公共产品的公益属性。正是这二者有机结合,中医院人才能屡创辉煌。这一鲜活例证,给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值得学习借鉴。 此次评审过后,专家组特别总结了市中医院近年来发展的几个亮点:一是领导层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全员参与意识强,达到了以评促建;二是办院方向明确,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紧密结合,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措施扎实有效;三是注重完善医院综合服务功能,强化急诊应急体系建设,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不断增强;四是重视学科建设,一批国家、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群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五是创新中医护理服务,优质护理实现全覆盖;六是围绕临床疗效,努力构建医教研紧密结合的平台。 在整个评审工作中,最让专家组感兴趣和肯定的是市中医院近年来着力打造的鲜明的医疗特色,为了紧跟“三甲中医院”标准的要求,该院在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临床科室建设、重点专科创建、强化药剂管理、提升护理质量、推出治未病平台、患者及医疗技术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医院发展由此步入了又好又快的良性轨道。 夯实中医药特色优势 在市中医院“十二五”规划和年度计划中,把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上升为首要工作,不断集聚中医药资源,扩大中医药影响。在大力倡导中医药运用的同时,不断提升中医药在医院业务发展中所占份额,努力增加临床各科的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和优势项目。 市中院还为这样的发展方针设立的制度保障,该院先后出台了《发挥中医药特色考核办法与奖惩措施规定》、《市中医院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等一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保障制度和措施,每年都对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有系统的调研分析,制订持续改进措施。将中医药相关特色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鼓励医务人员使用中医药治疗手段。 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服务和中医诊疗技术项目,不断加大中医药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挖掘开发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探索、研究、总结中医药诊治疾病的新方法、新经验。推广使用中医针刺、艾灸、推拿、拔罐、刮痧、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熏洗、熏蒸、灌肠、中药雾化、手法整复、外固定、牵引等中医诊疗技术项目。研制使用本院中药特色制剂89种。中医特色疗法使用和本院中药特色制剂、中药饮片使用率等逐年大幅度提高。同时在门诊开设名医堂特色服务区,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区。全院设置中医综合治疗室11个;扩建了中医预防保健科;在脑病科设置一体化中医诊疗服务。医院现有中医药诊疗设备共13类、43种。让社会享用到高水平、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 打造中医重点专科品牌 在做大临床专科的同时,市中医院也注重做强重点专科,明确学科的学术主攻方向,加大资金投入,并从床位、人才梯队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该院以脑病科、肛肠科为龙头,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重点专科群体。脑病科为国家中医重点专科、针灸科为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肛肠科为省中医重点专科,肾病科、结石科为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并有市医学临床重点专科5个、市重点专病3个。 选择重点科室、优势病种进行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是市中医院近年来树立的又一大特色。脑病科合理组建多专业诊疗团队,科学搭建一体化诊疗服务平台,形成了集急诊抢救、神经康复、中医药参与、脑血管病预防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引进了康复机器人、虚拟情景互动康复训练系统等。近十年来救治脑卒中病人万余人次,使脑出血病人的死亡率由30%-40%下降至10.8%,脑卒中严重致残率由30%下降至13.2%,临床疗效达国际先进水平。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项、国家“973”计划2项、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1项、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1项。该科室为国家脑血管病创新药物评价平台临床评价技术中心。
建立高层次人才梯队 中医药人才队伍已成为市中医院最宝贵的资源。医院把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目前,拥有有17名省、市级名中医、博士4名、硕士68名、硕士生导师3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1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3人;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2人;省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2人;省中医药领军人才1人;首届江浙沪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人才1人;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1人;市“521”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20人;市医学领军型人才及重点人才7人。近三年来,医院还选送了30余名中青年医生到美国、台湾以及上海、北京等著名科研院所进修深造,学成归来已成为科室的骨干力量。目前,全院有36人成为各级各类学术继承人。
建设中医预防保健平台 医院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都有发展“治未病”服务的内容和明确的发展目标,医院在原“治未病”门诊的基础上规划专门区域,组建中医预防保健科,配备专门人员,配置中医特色的诊疗仪器设备,科学设置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功能。包括健康状态辨识及风险评估、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等,同时进行个人健康状态信息管理,建立健康管理数据库,开展中医体检和评估,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制定个性化的健康体检方案及养生干预方案。 为了满足“治未病”服务功能需要,添置和更新常用中医诊疗设备,采用多种中医传统特色疗法,实施健康调治等系列干预指导,主要方法包括针灸、推拿、火罐、贴敷、熏蒸、药膳、膏方等。同时,根据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健康干预方案,并进行干预后阶段性效果评价。每年完成中医健康体检近2万人次,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近2000人次,中药膏方近1000人次。 提高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该院强化惠民便民医疗服务措施的落实,实施了预约诊疗和分时段就诊服务。通过预约挂号,简化门急诊和入、出院服务流程,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等服务,有重点地推进和改善医疗服务措施。积极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适时推出夜门诊服务;在门诊设立自助查询系统,病区实行费用清单查询等。该院建立“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建立了急诊ICU、CCU、NICU,不断提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建成 了“国家级临床技能分中心”,设置临床技能训练室、临床专科技能训练室、多媒体综合训练室、实验室;拥有心肺复苏模拟人、外科多技能训练模型、妇科模拟装置、人体骨骼等上百台高档教学设备。建设以临床技能实训为导向、中西医结合技能考核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平台,满足医护人员教育培训和考核需要。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建立“检院”共建机制;与药品、设备供应商签订行风共建协议。强化民主管理,坚持职代会制度和民主评议领导制度,加大提案督办和落实,最大可能满足职工期望和需求。建立和完善患者满意度指标测评体系,强化出院病人函调工作,对测评结果总结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持续提升服务满意度。近几年来,患者对该院的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7%以上。
|